icon黄颡鱼养殖中水质调控技巧

摘要导语: 黄颡鱼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鱼类,其养殖过程中的水质调控至关重要。良好的水质不仅能促进黄颡鱼的生长,还能有效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。本文将从多个层次详细阐述黄颡鱼养殖中水质调控的技巧。一、池塘选择与准备1. 池塘选址选择水源充足、水质良好、无污染源的区域作为养殖池塘...

Author:四季耕耘Cate:水产养殖Date:2024-09-07 11:48:01

黄颡鱼养殖中水质调控技巧详情介绍

黄颡鱼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鱼类,其养殖过程中的水质调控至关重要。良好的水质不仅能促进黄颡鱼的生长,还能有效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。本文将从多个层次详细阐述黄颡鱼养殖中水质调控的技巧。

一、池塘选择与准备

1. 池塘选址

选择水源充足、水质良好、无污染源的区域作为养殖池塘。池塘面积一般为1-4亩,水深1.5米左右。池塘底部应平坦,土质以粘壤土为宜。

2. 池塘消毒

在放养鱼种之前,应对池塘进行彻底消毒。常用的方法是使用生石灰泼洒,每亩池塘用量约为130公斤。消毒后,加注水深0.8-1米,并施入发酵有机肥,以培植天然饵料。

二、水质管理的基本原则

1. 保持水质清新

定期加注新水,每7-10天加水一次,每次加水10-15厘米,使池水透明度保持在35厘米左右。定期换水,每15-20天换水一次,每次换水量为20%-30%。

2. 调节水质指标

保持水体中的溶解氧在5mg/l以上,定期使用增氧机,特别是在晴天中午开启2-3小时,以均衡水体溶氧。定期检测水体中的氨氮、亚硝酸盐等指标,确保其在安全范围内。

三、底质管理

1. 底质改良

定期使用底质改良剂,如双氧底净颗粒,每7-10天使用一次,每包用量为4亩水体。使用过程中,一般使用两次双氧底净之后,就要全池用一次50%菌毒清,以高效除臭抑菌,抑制淤泥中致病的大量细菌、病毒和寄生虫。

2. 粪便管理

定期使用粪链球菌,每15-20天使用一次,及时分解粪便,防止粪便在池塘底部积累。这不仅可以减少氨氮、亚硝酸盐的产生,还能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。

四、菌藻平衡

1. 培菌补藻

定期培菌培藻,每半个月使用一次降氨灵200克+藻种100克+活力碳源1公斤=1亩,如果水质清瘦透明高,可以配合菌中缘有机肥1包=20亩水面。通过培菌补藻,达到水体菌藻平衡,有效减少鱼病的发生,促进黄颡鱼的快速生长。

2. 使用生物絮团

在黄颡鱼养殖中后期,定期使用“生物絮团包”挂袋,每条用5亩水面,20-25天更换一次。生物絮团可以有效吸附和分解水体中的有害物质,改善水质。

五、投饵管理

1. 合理投饵

成鱼每天投喂两餐,投饵率控制在2%以内;鱼苗投饵率根据规格大小保持在3-5%以内。具体投喂量应根据水温、天气和鱼类生长情况灵活控制。一般来说,池塘中80%的鱼在吃饱后应该离开觅食地。

2. 添加保健产品

在饲料中添加特殊保健产品,如三黄散、肤美、多维、甘舒泰(胆汁酸)和芳键,拌20公斤饲料,连用3天,每半个月重复一次。这些产品可以清热解毒、保肝护胆、增强抵抗力,促进消化,减少疾病的发生。

六、疾病预防

1. 预防肠炎、水霉、轮虫等疾病

黄颡鱼的抵抗力较强,但在养殖过程中,由于操作不当或水质不佳,可能会引发肠炎、水霉、轮虫等疾病。因此,定期使用EM细菌和石灰交替消毒,用量分别为10-15千克/亩和1-1.5千克/亩,以改善水质和沉积物。

2. 及时治疗疾病

一旦发现黄颡鱼患病,应及时采取治疗措施。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浸泡、内服药物等。同时,加强水质管理和投饵管理,提高黄颡鱼的免疫力。

七、综合管理

1. 定期监测水质

定期使用水质检测仪器,如“鱼大大溶氧仪”,监测水体中的溶解氧、pH值、氨氮、亚硝酸盐等指标,确保水质处于最佳状态。

2. 加强日常管理

每天早晚巡视池塘,观察黄颡鱼的活动和摄食情况,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。定期清理池塘中的残饵和污物,保持池塘清洁。

3. 科学用药

在疾病预防和治疗过程中,科学合理地使用药物,避免滥用抗生素,确保黄颡鱼的健康生长和产品质量安全。

总之,黄颡鱼养殖中水质调控是一个系统工程,需要从池塘选择与准备、水质管理的基本原则、底质管理、菌藻平衡、投饵管理、疾病预防和综合管理等多个层次进行全面考虑和实施。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黄颡鱼的健康生长,提高养殖效益。

水质技巧黄颡鱼

大家还在看: